“互聯網+”與“+互聯網”的區別是什么?
國內“互聯網+”理念的提出并未明確與“+互聯網”的區別,兩種模式主體不同,適合的經濟體也不同,不可通俗的認為加上互聯網就是“互聯網+”。
通俗來說,“互聯網+”就是“互聯+各個傳統行業”,但這并不是簡單的兩者相加,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術以及互聯網平臺,讓互聯網與傳統行業進行深度融合,創造新的發展生態。
“+互聯網”,指的是企業在原有運營模式不變的情況下,通過互聯網的渠道和平臺,實現銷售量的增長,乃至用戶的增長,在這個過程中,互聯網起到的只是工具的作用。
兩者站位不同
“互聯網+”更多強調“逆襲創新”。大體而言,電子商務是互聯網向商業的逆襲,互聯網金融是互聯網向金融業的逆襲,互聯網傳媒是互聯網向傳媒業的逆襲??這種由“新”向“舊”的突入式擴張,已經造成了強烈的震撼,而且這也許只是開始。“+互聯網”則更多強調“順勢創新”。比如工業互聯網、金融互聯網等,主要是傳統行業以既有業務為基礎,利用互聯網技術和理念,提高為用戶服務的效率和質量。
迄今為止,幾乎沒有一個行業會輕視對互聯網的利用。很多大中型企業雖然面對媒體比較低調,但實踐中也已在“智能化工廠”、“大量訂制”等方面摸索良久了。
兩者優勢不同
“互聯網+”有新技術優勢、體制機制優勢和更廣泛的社會支持,容易產生爆發性增長。互聯網技術是基礎,再加上其優惠的價格、便捷的操作、舒適的體驗,足以贏得巨量消費者。如果再在體制機制上做一點突破,其爆發力往往令互聯網企業自己也始料未及,比如,在利率管控的大背景下,一些互聯網金融產品就能以資金回報率上的小小差異,把原本在銀行的龐大存款吸引過去,引起社會的高度關注和爭議。
相對而言,“+互聯網”擁有的是存量優勢、行業標準優勢和公信力優勢。一方面迫于外部特別是互聯網企業的壓力,一方面迫于內部問題導向的壓力,傳統企業正熱情利用互聯網技術提高自身服務客戶的能力,這一塊雖然輿論聲勢不大,但其勢力版圖并不小。從國際上看,“工業4.0戰略”,“工業互聯網”等,都可以從另一個層面大致歸為“+互聯網”的陣營。
兩者主導者不同
根據上述兩個不同之點推論,“互聯網+”的主導者往往是互聯網企業,從技術、商業模式、資金、人才等方面看,都是互聯網企業主導著融合進程。“+互聯網”則正好相反,主要是傳統企業在主導著融合進程。成都網絡營銷-了解更多此方面的朋友請登陸:http://www.zitec.com.cn/!這里有更多的驚喜等著您!